凌晨三点十五分,纳坦兹核设施上空突然划过数道刺眼的白光,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。值夜班的工程师老哈桑猛地从监控屏幕前抬起头,警报声已经响彻整个地下控制室。他抄起对讲机就往门外冲,走廊上飘散的焦糊味让这个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核工心里咯噔一下——这回可不是演习。
格罗西在联合国发言时额头上挂着冷汗,西装后背都湿透了。这位见惯大场面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,手指不停敲着讲台:"没有放射性物质外泄?那是老天爷开眼!可那些被炸飞的六氟化铀罐子就跟开盖的可乐似的,谁知道里头还剩多少'料'?" 台下各国外交官们交头接耳,有个戴金丝眼镜的欧洲代表偷偷把椅子往后挪了半米。
纳坦兹地底藏着15000台离心机,现在全成了哑巴。当初建设时号称能抗八级地震的混凝土穹顶,在钻地弹面前活像层鸡蛋壳。最要命的是那些六氟化铀储罐,这玩意儿遇见水蒸气比炮仗还邪性,分解出来的氟化氢能让人肺里长蘑菇。老哈桑带着防毒面具巡检时,发现三号仓库的通风系统早就歇菜了,监测仪上的数值跳得跟老虎机似的。
伊斯法罕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。铀转化厂的屋顶开了天窗,月光直挺挺照在散落的黄色粉末上。两个值班小伙蹲在墙角嗦面条,看见巡查组来了赶紧抹嘴:"领导放心,这都是八氧化三铀,俗称黄饼,吃进肚子顶多拉稀......"带队的俄罗斯专家脸都绿了,抄起辐射检测仪就往他们饭盒上怼,滴滴声比催命符还急。
要说最悬的还得数福尔多。这地方建在山肚子里,电梯都得往下坐八十多米。伊朗革命卫队的人最近天天往这儿运"土特产",外头围着三层防空导弹。有个美国卫星分析师盯着热成像直嘬牙花子:"好家伙,这地儿温度比上周高了2.3度,里头离心机怕是转出火星子了。"他同事捧着咖啡打趣:"等他们攒够90%浓度的铀,估计波斯湾的鱼都能变异成哥斯拉。"
德黑兰研究中心挨炸那天特别魔幻。本来医生们正用反应堆生产的同位素给癌症患者做治疗,突然隔壁离心机车间轰隆一声,治疗室的吊灯开始玩蹦极。主治医师扯着嗓子喊"保持体位别动",自己却差点被摇晃的铅玻璃门拍成相片。后来检查发现,离放射源储存室就差了不到二十米,在场的病号们听说后集体要求改做中医针灸。
布什尔核电站的俄罗斯专家们最近开始流行喝伏特加配藿香正气水——不是聚餐助兴,纯粹是压惊。反应堆旁边新栽的棕榈树死得透透的,监控室电脑三天蓝屏五次。有个大胡子操作员偷偷在更衣室供起了东正教圣像,结果被伊朗同事举报,现在每天上班还得额外背诵古兰经。
阿拉克的重水堆现在成了蜂窝煤,穹顶上的大洞活像被巨人啃过一口的甜甜圈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员架着望远镜直摇头:"这设计图肯定用的是淘宝九块九包邮的版本。"当地农民更实在,围着栅栏开起赌局,押下次导弹到底能从哪个角度钻进去。
要说最绝的是库姆的废物处理场,二十多年攒的核废料能把切尔诺贝利都比成儿童乐园。看守大爷每天遛弯都带着盖革计数器,有回仪器嗷嗷叫,他淡定地掏出手机:"喂?废料库吗?你们三号坑的'土特产'又滲出来遛弯啦!"
伊朗街头卖烤羊排的小贩都学会了新吆喝:"新鲜出炉的铀238风味!美国卫星都检测不出辐射量!"中学生地理课本里悄悄多了页手绘地图,标注着"如果核电站炸了该往哪个方向跑"。连结婚的新人都开始流行送防辐射服当彩礼,百货商场里碘片和坚果糖摆一个柜台,广告词写着"甜蜜与安全双重保障"。
特拉维夫的军事分析师盯着卫星图眼睛发酸:"这不科学啊,他们转移浓缩铀的速度比外卖小哥送麻辣烫还快。"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突然举手:"有没有可能...他们用快递无人机运的?"整个作战研究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2024年配资一览表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