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子之名,藏着一段与古器的温柔邂逅。
“栀” 音通 “卮”,那是古人手中温润的酒器,而栀子饱满的果实,恰似一只只玲珑的卮杯,便由此得了这清雅的名号。
因扎根于山地间,它便有了 “山栀子” 的朴拙别称;又因果实与木材能萃取出明媚的黄色染料,“黄栀子” 的美名也随之传开;更有那枝条斜逸的品种,常倚水而居,便得了 “水横枝” 的诗意雅称。
此外,它还曾被唤作越桃、木丹、林兰、白蟾花,每一个名字都似一缕幽香,晕染着不同时空的风情。
每至盛夏,它便将积攒了一春的情愫尽情释放。
花朵或孤悬于枝梢,或静卧于叶腋,那花冠宛如高脚的玉碟,舒展着六片皎洁的花瓣,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
浓郁的香气如无形的丝线,缠绕着庭院的每一个角落,花期自四月绵延至五月,让整个初夏都浸在这份清甜里。
它的果实更是别具风姿,似六个棱角的倒卵形小宝盒,幼嫩时裹着一身青翠,待深秋十一月成熟之际,便换上金灿灿的华服,在常青的叶间闪烁,如缀满枝头的小灯笼,点亮了萧瑟的时节。
栀子终年叶绿如碧,花朵似雪般纯净,香气沁人心脾,自古便是名贵的木本花卉。
这份清丽与芬芳,早已牵动了无数诗人的心弦,引得他们挥毫泼墨,将这份美好镌刻进诗行。
栀子花又开,十首栀子花的诗词,一起感受栀子花的诗意与美丽!
图片
1、《栀子花诗》
沈周〔明代〕
雪魄冰花凉气清,曲阑深处艳精神。
一钩新月风牵影,暗送娇香入画庭。
2、《栀子花题画》
丰坊〔明代〕
金鸭香消夏日长,抛书高卧北窗凉。
晚来骤雨山头过,栀子花开满院香。
图片
3、《栀子花》
释居简〔宋代〕
嫩玉温柔净弗瑕,凉云缀叶借春华。
水风池阁帘栊静,小试微薰著一花。
4、《江头四咏。栀子》
杜甫〔唐代〕
栀子比众木,人间诚未多。
于身色有用,与道气伤和。
红取风霜实,青看雨露柯。
无情移得汝,贵在映江波。
图片
5、《栀子花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树恰人来短,花将雪样年。
孤姿妍外净,幽馥暑中寒。
有朵篸瓶子,无风忽鼻端。
如何山谷老,只为赋山矾。
6、《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》
刘禹锡〔唐代〕
蜀国花已尽,越桃今已开。
色疑琼树倚,香似玉京来。
且赏同心处,那忧别叶催。
佳人如拟咏,何必待寒梅。
图片
7、《栀子花一首》
苏籀〔宋代〕
镂裁雪羽元同质,合辑龙沈更一家。
气袭禅僧鼻端白,葩敷溪女鬓唇斜。
牵缠芗色诚虚幻,结习因缘可叹嗟。
芍药调和传汉殿,酴醿脂泽有浑耶。
8、《栀子花》
李东阳〔明代〕
抽黄媲白总称才,谁遣山栀入画来。
似为诗家少知己,杜陵吟罢不曾开。
图片
9、《水栀子》
朱淑真〔宋代〕
一痕春寄小峰蛮,薝卜香清水影寒。
玉质自然无暑意,更宜移就月中看。
10、《题折枝葵花栀子画》
刘崧〔元代〕
山栀蜀葵何日栽,春深常是共时开。
微风池馆清无暑,曾看佳人并折来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2024年配资一览表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